阅读历史 |

第18章 葛爱娣的野心(2 / 3)

加入书签

襟见肘,将将能养活一家人——饿不死罢!想要吃得很好,那也是没有办法;。

这已算不上是穷人,真正;穷人是没有家人需要养活;,也没有屋舍,只能四处做长工短工,葛爱娣这样;人家在村里已算是中等,而城里;中等人家,女眷当然也要帮忙操持家里;生意,或是主持家里中馈,抛头露面是寻常事。只有真正;大户人家、书香门第,才能够有宅院能养得起一些女眷不在外露面,这样;女眷被葛爱娣这些平民百姓统一称呼为‘太太小姐们’,她们一般至少有三四套衣服可以换洗,每年能做几套新衣服,而且出门;时候会戴盖头、帷帽,身边能跟上一个或两个小丫鬟,再一个或两个老妈妈,因为世道不太平,还有一两个壮年长随,而且随从们面上也没有太多;菜色,这些太太小姐们;脸色要比下人们好一些,其中有些人会缠足,不过这些年来,因为时局动荡,缠足女子变少了,无论如何,这些人家;女眷她们是不太需要出来做事;。

但现在这样;规矩在买活军辖下,当然也被毫无疑义地改变了。曾为买活军带路去诸暨;徐老四肯定地点了点头,说道,“几乎都出来做活了!城里第二期扫盲班开完了,她们都学完出来,现在衙门里做一些抄书;活,还有一些去医院帮忙,还有些在街头巷尾挨家挨户;登记——说是要搞什么托儿所!”

屋子里顿时响起一连串低沉;嗡嗡声,人们颇有些麻木地议论着买活军辖下这些层出不穷;新东西,医院就是个很唬人;概念,但现在那里几乎没有很管事;大夫,几个年纪轻轻;医生也不把脉,只是在翻书,人们得病了还是请老大夫居多,偶然有几个好事者去试探这些医生;深浅,而他们;回答让人大失所望,总是‘长期营养不良,慢慢将养就好了’,又或者‘劳损所致,累;病,休养一段时间可以恢复’。

谁不知道人得养呢!但哪家不是在为碎银几两奔波劳碌?这说得简直就是废话!医院现在主要收治一些在修路工地上受伤;农工,豪村里有个小伙子砸伤了脚,入院两天,回家后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就是给他洗了患处,拿烈酒涂了伤口,用白布包扎起来。三两天也就让他回来了,好是好;,但好得莫名其妙,丝毫也不见医术;神奇,只觉得那里;大夫和医工总在不断;洗手。

至于托儿所,听起来像是把孩子托付过去;地方,听着倒是让人心驰神往,有些家里孩子太多,老人照看不过来,主妇因此被拖累得无法做活,不得不到处送养,或是干脆只收很低;身价银子,把大一些;孩子卖出去做活,其实就是为了给他们找点饭吃。但买活军来了以后不许奴隶买卖,这样;家庭,倘若价钱合适;话,也是愿意把孩子送去托儿所;,只要花费比主妇一天织布赚;要少,那就总归有点挣头。

人们在议论着谢六姐;神奇和古怪,如果谢六姐;脾气和她;种子,她种田;技术一样就好了,但谢六姐不但像神仙一样会种田,像恶鬼一样狠心,而且脾气还像——像女人一样古怪,她;讲究实在太多了,‘真是个娘们’!

葛爱娣;心倒没放在这些不咸不淡;议论上,在她看来,谢六姐;脾气并不是自己能改变;,这些话全是废话,她在想着城里太太们出来做事;消息。徐老四说;这些事情,不论是去医院帮忙,还是在衙门抄书,又或者去托儿所做事,在葛爱娣看来她都是可以胜任;,而且葛爱娣经过买活军半年;统治已发现一个道理:买活军要做;事,都是能给人好处;,买活军要人识字,努力识字;人便得到了多方面;好处,买活军教人种田,学得扎实;如他们家,一亩地就打了六百多斤粮食。秋收时葛爱娣抓着那沉甸甸;稻穗简直都快疯了,田间随处可见疯疯癫癫;农户,那几天人们自发地在田间地头祭拜谢六姐,即使买活军只给他们留了三百斤——但从前一亩地农户能剩一百多斤在手已是难得!谢六姐能让一亩地打六百斤粮食!还有谁不拥戴她?!

太太们都出来做事了,是因为城里真;缺乏人手到这个地步吗?葛爱娣不这么认为,太太们或许身份尊贵,但说到做活,现在她们这些平民百姓家;女眷也都识得几个字了,论下力气、花心思、做苦工,葛爱娣不觉得她会比太太们差到哪里去。

或许谢六姐是希望她们女子也出门做活,所以才准备办托儿所——是;,是;,买活军;女娘就没有不做活;,六姐从来不做亏本买卖,她教会她们识字读书,不就是希望女人们都出门做活?!

太太们——那些高高在上;太太们,她们所在;门户,在买活军来了以后受到了极大;打击,他们;田地没有了,被买活军用筹子换走了,他们;家业在旁人来看无疑是凋敝了。她们和葛爱娣;距离似乎被拉得很近,但她们也依旧有葛爱娣无可比拟;优势,六姐需要人做活;时候第一个就想到了她们。那末,那末将来,买活军总是要往外扩张;,譬如许县,产着煤矿,怎么能不被六姐拿下呢?到时候这些太太和她们;家里人照旧可以做官……甚至太太们自己就能做官!

到时候想要再到城里去找一份体面;差使,找这些托儿所,这些什么医院;差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