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2章 数学的魅力军的极速扩张(2 / 4)

加入书签

竭泽而渔的办法毫无疑问不可持久,而且会引起乡间的动乱,或许最终连自己的生命都会被波及。

教你如何设置阅读页面,快来看看吧!

——但话又回来了,倘若没有六姐稻,地主们实没有别的选择。因为他们的私蓄并没有多么丰厚,倘若对佃农宽厚了,那么他们自家的局面将要无可维持。这种死亡循环将一直持续到社会治安再无法维系,一支义军从本地崛起,或者从外地奔袭,将本地卷入了动乱告终。这就是乱世,它的始并不如史书所,由一或几野心家作乱引发,结束并非全由于某天命所归的君主应运而出,结束乱世的条件是简单而又残酷的——那就是口数量的降低,当口的下降足以抵消粮食减产的影响时,乱世才有了结束的可能。

这样的一乱世里,所有似乎都寻找一出口,却都只能悲哀地顺从于无法改变的命运,而买活军和六姐稻却供给了一种不同的答案,衢县和江县的地主,他们的抵抗意愿的确因此减弱了,过往艰难的年岁让他们并不是留恋自家的农庄——即便买活军放过他们,留下农庄,种不了六姐稻,那只是慢慢地死,而佃农们一听买活军只收300斤的佃租,一亩地却至少可收600斤,且还有前两年完全归属于自己的冬小麦,他们对于地主的忠心就顷刻间荡然无存了,没有谁是真正的傻子,农户们的狡黠是地主老爷时常领教的。

对乱世的预和恐惧,对六姐稻的向往,都有效地减弱了衢县地主们抵抗的决心,关于真空家乡无生老母的传则是锦上添花,衢县、江县和吴兴的土地赎买都进得很顺利,买活军的地盘骤然扩张,让吏目们过往的一年中忙得不可交。缺种地,缺做工,缺做事,管理型才更是奇缺,许多老都得到了升迁,因此调动和迁徙变得相当的频繁。

买活军修的路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什么都缺,什么都要,自己之间彼此争抢,你们下午见到的王凌就是,他从临城县借了自车飞骑过来,就是为了抢昨日刚到港的棉花——现婺江堵塞了,棉花运不过来,衢县那里建起来的纺织厂快因为没棉花而停工,王凌现负责衢县那很大一块事务,怎么能不急呢?”

而和他争执的葛爱娣则是临城县的吏目,现被调动到云县码头来管账,账房之间的调动是很频繁的,这是为了防止里应外合,做假账、烂账的关系。他们加入买活军的时间都不久,现被迫全职做起了管理工作,而自身的学习只能想方设法地工作中进。买活军现很缺才,他们如今是有六七县的地盘了,而且横跨两省,要这样广袤的地域中进精细化的管理,哪怕有短波电台的帮助是很难的。

但优势依然是有的,第一便是交通的快捷,以及不能用快捷,更适合用神迹来形容的信息传递,再一则是随六姐稻声逐渐远扬,以及今年又一严酷的冬天,从外头自发归附的口越来越多,这些口中甚至有些设法弄到了买活军的教材,进过自学,简单培训以便可以投入工作,这些可以少去培训直接使用的口质量比较高,不论是种地还是做工,学的速度都相当的快,有效地缓解了用工荒。

“牛痘的消息往外散出去以,来的就更多了。”陆大红,“江西道那里听今年是天花大为流,丰饶县关了西城门和北城门,进城的时候要给看过所,不让北边的进来。很多丰饶县的住户始翻虎山往许县走,今年自发迁来了万把是有的。”

这是很可观的数字,黄听不由一颤:一座县城最多就住几千上万,自发迁来的就是上万的,那被买活军买来的孩子和女工呢?且不别的了……能住的下吗?

她的话虽然不多,但陆大红却似乎看穿了她的疑问,她对黄笑了笑,介绍道,“光光是临城县,六姐的来处,如果充分发的话,全县住三十万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咱们这什么都潦草,便打三折吧,只要粮食供给跟得上,十万问题不大——其实归根究底这是数学问题。”

黄不由得就发生兴趣了,她对于文化上的东西,兴趣远远不如打熬武艺,这是根深蒂固的偏见,因为黄认为之乎者与治理国家一点关系都没有,全是骗的玩意儿。买活军的教科书,以她看到的那些,传授的知识的确和四书五不同,但更偏向于应用性,似乎并不涉及统治艺术。“这可以算吗?”

“当然可以,这叫模型建构,”陆大红为她举例,“譬如地主和佃农约佃租是五分,那么按照道理,哪怕这块田今年只收了一斤粮食,地主可以拿走一半,那为什么遇到天灾地主往往要减免佃租呢?因为一每年消耗的粮食是可以算出来的——并不只是他吃进口的米饭馒头而,他吃的菜要耗了地去种,他吃的鸡蛋要耗了粮食去喂养,如果你知道养活一一年要用去的粮食,又知道全县的耕地面积,那么你就知道了这县自给自足的前提下能养活多少。知道一亩地要种出多少粮食,才有发展副业的空间。”

“譬如,一只有一亩田,一年至少要吃一百斤粮食,而一亩地一年只产一百斤,那我们可以推出这样的道理,便是他只能养活他自己,是不能养活别的。而这座县城养活的口便只能是可耕地的口,一不能多,多了便要有饿死了。但如果一亩地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