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2章 无敌平推社畜肝会议时长流(2 / 3)

加入书签

的巫觋。

谢双瑶很有冲动打印一本书送给他——人类学著作《金枝》,说不定皇帝看了那本书之后会获得比烂后的满足,因为原始国王虽然对应着神明,但最终结局往往是被献祭,而皇帝最大的困扰无非也就是被豢养起来,很难获得实在的权力,最多只是调停大臣间的冲突。

不过,《金枝》中有一大部分内容都在探讨原始巫术,而且背景主要以非洲为主,不但犯忌讳,谢双瑶也不觉得皇帝能看懂,更不觉得皇帝能真正掌握多少权力,他就不是那种掌权者的性格,不可能真正玩得转如今敏朝的这个烂摊子。

【大伴是否成为新巫觋,主要还是看他是否依旧需要你的支持,是否依旧希望你对政事有自己的意见。只要阉党依旧完全依附于皇权,就不能算是完全扎根下来,他们的权力还是离不开你的个人意志。目前来说,看不出他有什么出格的野心,你还没有儿子,信王是你实际上的继承人,他极为反感你的大伴,而你的大伴还没有疯狂催你生孩子,看来他还是准备在你的庇护下继续干一些年的。】

这倒不是为阉党开脱,九千岁似乎没有理由和极为信任他的皇帝翻脸,目前来说,他的野心仅止于尽量把握大权,目的也很单纯,只是为了尽量地整合资源,面对处处溃烂的局面。虽然有时尚有些幼稚短视——如果现在朝廷是一个张太岳一样的权臣当政,他是绝不会把辽饷交给买活军来运的,就算是走投无路也绝不会,但他的心还算是纯正,毕竟阉人能爬到的最高峰也莫过于此了,就算谋朝篡位,他能找谁来继承?

至于摆脱巫觋的影响,方法也很简单,任何人都能想得到,那就是向买活军学习,把知识尽量地扩散到民间,再更改考核方式,把吏目的来源尽量扩大,让吏目的收入完全来源于朝廷财政,而不是一重重莫名其妙的‘规矩’和孝敬,把权力从小圈子内轮转的玩物,变为万民分享的权利——这种体制上根本性的改革,是唯一一条奏效的道路,不过谢双瑶觉得皇帝是做不到的。

就算不能完全模仿,也可以小部分地效仿,就从培养买活军式的人才开始。谢双瑶写信给小皇帝的时候不觉得自己正在培养争霸天下的对手什么的,既然九千岁和皇帝都不是弱智,阉党和西林党也不是,那么他们反过来学习买活军是可预期的事件,毕竟买活军又不是洋人,不需要师夷长技以制夷之前,放下□□上国脸面的挣扎。

既然打不过,而且百姓们在买活军那里的日子明显较好,那么向买活军学习便会成为从上到下的共识,皇帝也在信里告诉谢双瑶,北方有许多县府已经自发地学习了报纸上的经验,开始灭鼠防疫。

让小皇帝为她多培养些可以上手即用的人才也是好的!她回信的时候压根没有藏着掖着的想法,因为在谢双瑶来看,她这等于是大开金手指,神装空降新手村,如果这都赢不了,那就活该怪她菜,给点有限的提示,帮助小皇帝下点决心,少走些思维上的弯路,并不算什么太大的人情。

不过,这封信似乎让皇帝更加坚信谢双瑶的确没有图谋天下的野心,他的第二封回信语气便更加亲热了,而且还投桃报李地为谢双瑶筹划着领土的扩张——如果买活军肯派医生进京去教授牛痘种法的话,小皇帝愿意承认她对现有领土以及闽南泉、厦两府的统治,并且把鸡笼岛封给买活军作为领地,正式让买活军拥有羁縻军州土司的地位,就犹如彩云道的木王府一般,永远为国朝镇守边疆,甚至于再往南扩张,吞并琼州,在皇帝看来似乎也并不是什么大事。

敏朝重北,其次便是江南和长江沿岸,再往南的疆土,对朝廷来说赋税意义就不太大了,在北方的反贼已经迫近京城一百多里的压力下,为了获取援手,这开价也不算意外。看来皇帝连番受到刺激之后,也滋生了介入政治实务的念头,因此有意绕开九千岁,亲自斡旋牛痘接种的事宜,谢双瑶看着他的信有点怜爱,感觉就和看到万年白银突然奋起上分并相信‘好歹我也不是黑铁,只要我想我努力,王者我也能行’差不多。

该给的好处她接着,但买活军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他们自己的节奏是不会被阉党和皇帝操纵的,毕竟在南方,朝廷的影响力已经极弱,大可以随便得罪,也不会有什么严峻的后果。真正该担忧的反而是出身福建道的阁老文臣们,不知道明年买活军占据福建道大部之后,被偷家的闽籍官员会不会在狂怒之下,抛弃成见,联盟发兵攻闽,并断绝辽饷贸易。

谢双瑶并不怕打仗,尤其不怕打会战,既然辣椒号带回了海战的数据,她现在连海战都不怕了,以买活军现在的军事实力,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找不到任何敌手,需要衡量的只有自己的节奏,就算有战争即将发生,事前做好准备即可。横竖会离开买活军势力范围的海船火力都很足,以朝廷现有的海战实力,基本不可能对他们造成任何威胁。而买活军在谢双瑶的快速领域里是近乎无敌的,说难听点,就算被包了饺子,只要她不想让将士们失败,他们就不可能输。

无敌平推社畜肝会议时长流……就连战争也是一个一个会,疯狂安排后勤,做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