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8章 逻辑自洽(2 / 4)

加入书签

—这还挺有效的,徐老看起来没那么心疼了,不过他的沉思依旧,很显然,谢双瑶的问题也激发了他的思考。

“仅就此点而论……科学,似乎也可以视作是新的教派。”过了许久,他喃喃地说着,“而能制造这计算器的大贤,便可也算是如僧侣、神父一般的传法人……”

把科学当宗教吗……谢双瑶忍不住想到科学教,她有点囧,但还是忍着没笑出来,只纠正道,“这个我们一般叫他们做科学家。而且,科学家和神职人员的差别可大了,这个你看过宗教学的教材就能明白,科学不具备宗教的几个基本特点,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科学允许自我否定,没有‘万能回答’,以及科学家并不因为自己的学识而在社会生活上享受什么政治和经济的特权。”

对徐子先来说,理解‘宗教’这概念是不成问题的,让他惊讶的是——“连宗教都有宗教学吗!”

“当然。”谢双瑶拿了个Kindle出来,炫耀着自己所收集的资源,“科学昌明,门类繁杂,学海无涯,徐先生恐怕也得在学科门类中做出选择,无法兼修所有呢。”

“……”徐先生已经顾不上被仙器震慑了——这一点倒是和她身边的近人差不多,大部分土著脱敏之后,还是能够客观看待谢双瑶的,不太会怀疑她大致上的人类属性,大多数时候,他们对仙器的震惊大概就是‘这也行?!’的等级。

更让他们震撼的,则多是仙器中所登载的思想,还有一些规模效应的产物,譬如此时的徐大人,就显然被为现代出版物的泛滥给震慑住了,谢双瑶教会他按键翻页后,他便缓慢地按着翻页键,按——按——按按按按……

当徐大人按了几十下,这书籍目录却依旧没有到底的时候,他的脸便已经很红了,谢双瑶看了眼,也就不忍心告诉他这只是她个人资源里教科书的目录而已,人家工具书、娱乐小说的分类都不在这,而且还没算影音目录。虽然SSR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但还是要让徐先生缓一缓。

“这……”

SSR,在谢双瑶这里,一般都是当代人杰,或者是超时代人杰的水准,她在这样的能人面前不会太自满,觉得自己能跟上他们的思考速度,把他们的思路料在前头,只是顺着他们的思路往下走就行了——徐先生的思考速度明显就比黄谨要快,当然,也是因为黄谨得到的信息没那么多。徐子先看完这篇目录,沉思了四五分钟后,开口的第一个问题就很精辟,“老朽可否请问——既然六姐对格里高利历如此熟稔,又提到了‘这会儿用格历的国家还不多’,老朽可否推论,六姐的来处,是我们所身处之时的‘将来’?”

自己就推导出了‘将来’这个概念,并且运用起来了,不知道他能不能自己推出祖父悖论……谢双瑶又拿出了两碗水的理论,“不是此时的将来,更像是两碗水,涟漪相似,我便来自另一涟漪的未来。”

调整能力也出来了——虽然她说自己不是神仙,但上次的两碗水理论,表明自己来自未来之后,黄谨看谢双瑶的眼神还是有对异类(神仙)的崇敬,但此时徐先生望着谢双瑶的眼神已经相当平和,少去了敬畏感。看起来他似乎已经接受了谢双瑶所说的思维方式:对于未知,视为可被探索的谜团,只是暂且没有掌握,但不能用‘神仙’这两个字做‘万能回答’,这是一种逃避。

徐先生当然不是逃避的人,此刻,他似乎已经将谢双瑶当成了一个博学的,从未来到此,掌握了更多知识,有一些非凡之处,但大体来说和百姓们也没有什么不同的——人,依旧值得尊敬,值得重视,但却无须太过畏惧。于是他注视着谢双瑶的眼神里,便多了一些因年长而带来的慈和。

“那么,老朽便又有一问——若以格里高利历来计算……六姐来自多少年后的将来呢?”

他的眼神又落到了那精妙的机器上,徐子先的语气有些难以察觉的期待和忐忑——他似乎在估算着文明的速度,估算着自己所能接触到的发展的极限。从此刻连铁器都难得,从合金字模都稀有,私人藏书上千册书已是稀有的敏朝,发展到谢六姐随手一甩便是数千教材的未来,需要多少年呢?一千年?一千年恐怕也还不够,两千年?三千年?是否是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时间长度——

“嗯……从今年开始算的话,其实也就大概四百年。”

四百年!

这数字极大地激动了徐子先,他的双目愕然睁大,像是完全没有预估到答案,四百年——仅仅是四百年?

谢双瑶不知道该怎么给徐先生科普螺旋式发展、摩尔定律这些概念,只能简单地说,“您还是低估了全民教育的威力——当然,也不止这个,只能这么说,咱们现在就处于一个很高速发展的阶段,这个东西它不是按时间线性发展的,有点螺旋上升的味道——”

徐子先或许听懂,或许没有听懂,他已经完全陷入了自己的思绪里,迅速地问着,“那么,那么四百年后——我中华还是如今衣冠么?一切,还复如旧吗?是否已如吕宋,如安南——落了个为西洋人摆布的下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