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9章 张天如你来殉我!(2 / 3)

加入书签

再拿回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有时候往往还会体现自己的虚弱,就算是拿回来了,仿佛也输给了原本的编辑一筹。

要不让沈曼君也去学,还有她那波亲戚不都来了吗?之前还收到报告说想开戏剧社,写新戏,那么多人才都去写戏很可惜,这次报纸扩编可以酌情再招一个吴江体系的女眷,嗯,张宗子为什么还不拐带一些人来,迄今为止就叫了一个写戏的男丁来帮手,真是不敏感,她在舆论界尤其是需要重用女娘,女娘!

快给我一些识字的,如沈曼君一样好用的,能做新旧文化桥梁的女娘!

张天如你要是女的我肯定重用你!

想到自己因为他肝到这时候,本来安排着休息的一个晚上又累成狗,谢双瑶踩枕头的时候不由幻想自己在踩张天如的喉管。她觉得自己还是非常缺人,各种各样的人才——买活军现在的盘子已经大到了她一个人很难顾过来的地步,尤其谢双瑶除了统治者的工作之外,还得抽时间搞农业,培训各方面的人才,至少要给他们讲解一些他们自己无论如何无法自学的难题。

双方面的压榨!本来统治就很难了,答题更难,她又不可能完全精通所有大学教材,很多专业无关的东西都还给老师了,别的不说,就说力学吧,农学生为什么会学流体力学啊?你不懂我也不懂啊……你问一个教材后半段的问题,我得把教材前半本都看完了去找答案……

如果谢双瑶知道张天如认为她是在搞文明侵占,说不定还会调高对张天如的评价,在她自己看来,有太多东西的确不是此刻华夏文明的延续,就不说理化生了,文科中譬如社会学、法学、经济学这些学科,奠基、成型也都不在华夏国内,只是之后的华夏文明吸纳了先进的科学理论,并且不断加以发展。

把这些东西突然拿到这时候来,说是文明侵占,以张天如的角度来讲或许不算有错,而谢双瑶是觉得这种情况有点像《银河界区》三部曲——在银河界区中,沉睡着无数古文明,新文明对古文明留下的宝藏进行破译、吸收,但古文明的遗藏中也暗含陷阱,也可能对新文明带来灭顶之灾。

虽然在她这里,新旧来了一个大翻转,但基本道理还是很像的,东西都在这里,就看你有没有能力去解读,而全盘照抄的结果是什么?或许对一些人来说,也等于是完全毁灭了自己熟悉的旧华夏文明,不管他们原本在这个文明中处于什么地位,也很自然地会因此有些抵触和感伤。

如何消解这种潜在的悲伤呢?在谢双瑶看来只能通过简单粗暴的办法,那就是让所有人都从买活军的政权中汲取到一些从前没有的好处,新产品、新技术、新医疗……生产力的进步足以化解大多数矛盾,当然,如果这些都无法取悦挑剔的客人,那买活军也就不欢迎他们的到来,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基于她的这种思想,买活军招纳到了不少‘外头’的人才,的确有许多人受到了买活军处新利益的吸引,融入得特别好,但谢双瑶不会因此放下对他们的警惕,虽然失去了很多特权,但现在也很好——这样想的人如果聚在一起,获得了一些不受限制的权力,很容易便会萌生这样的想法,‘现在的生活很好,但如果能同时拥有以前的特权,那就再好也不过了’。

这种抱团在文艺界是特别容易出现的,因为在文艺界的发展中,有家庭积累的老式读书人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是让谢双瑶很无奈却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她已经尽力在培养新人了,但效果还是不好,一个沈曼君,一个张宗子,他们的加入让买活周报的产出质量一下就大大提升了。

而文艺界的抱团,又是最需要警惕的,因为文艺界的影响异常的广泛,而且在严格禁赌禁黄的大背景下,文艺的需求也异常的旺盛,谢双瑶现在就非常缺人,而且她能选的有限,绍兴帮、吴江体系,最多就是在吴江体系里,还能从张天如和沈家人里再选一选,别人就完全没有了……不管选谁都会造成抱团的结果,选张天如,这家伙很善于体察上意,谢双瑶闭着眼都能想到他的策略:和沈曼君平时故作不和,实际上互相照应,打吴江的牌,逐渐把持报社大权,甚至到最后还想着脱离他的控制哩,他是一定有办法把自己打造成谢双瑶都不能轻易动他的刺头儿的。很可能最后谢双瑶除了直接毒死他之外还真没别的更好的办法。

选沈家女眷,那不用说了,肯定又是沈曼君派别的,既然开了这个口子,沈家女眷将来应该也会陆续进入到宣传口体系,这样的体系,一家势力过大是非常不好的。

选张宗子……看来只能选张宗子了,谢双瑶叹了口气,但张宗子适合做记者,不适合做编辑啊!他还有点嫩,少了点做编辑的大局观,而且现在去写新戏了,正是上头的时候,给他加担子他可能挑不起来。

还是得在群众中提拔一些文艺苗子,女娘犹佳,得让他们平时再多注意筛选。至于吴江体系那些,写戏做记者可以,再过个几年可以给小女孩们一些机会,张天如那边,如果提高班上得好,就让他做个编外采风使好了,多发几篇有影响的文章,地位就来了,但却没有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