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6章 警钟长鸣(2 / 4)

加入书签

“在这件事上,我认为我犯的错误首先是沟通上的错误,没有在事前对常平康表明我的态度,令常平康发生了误解,产生疑虑,没有及时规劝管理手下。并且在黄谨对我反映情况之后,反而再训斥了常平康,认为是他没有做好他的工作,没有完全秉公管理手下。在这里我过于傲慢,对自己的意图也没有明确解释,粗心大意,给下属带来不必要的工作困难,在此我向常组长道歉。”

常平康立刻随着连翘站起来了,他满脸涨红,有些语无伦次地说,“哪里哪里,部长,真的不敢当,其实——”

他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没有往下说什么,大概是因为不知该不该叫破自己写信去告状的事——他收到了回信和表彰,这一点连翘也是知道的,但有时心照不宣比挑明了要好。

连翘倒不在乎这个,事实上,她现在反而很感谢常平康,若不是他写了那封信,让错误在微小时被纠正,到最后沉溺于傲慢之中,她的下场连翘都不敢想,她见过谢六姐如何收拾害群之马,绝不会去挑战自己在六姐心中的地位——哪怕就连马脸小吴,都未必敢说自己会被六姐网开一面。

六姐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她虽然非常的亲切,但是你也有一种明确的感觉,那就是她在情感上和你从不存在真正的连接,换句话说,只要有必要,任何时候她都可以毫不留情地把你拿掉。就像是她收拾她的亲爹一样——换句话说,连亲爹都被这样毫不留情地投闲置散,谁敢说自己比亲爹更重要?

“我知道你的意思——其实咱俩的心思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彼此之间存在着沟通的误会。在我,我认为我的人品,大家都是明白的,我做这样的安排只是为了在生活上更加照顾组员,因此组长完全秉公办事就可以了,但我确实没有想到,摊子变大之后,吏目之间彼此相对陌生,别人对我没有了解,难免就生出疑心来了。”

这件事的确不大,说到这里,大家的心思都明白了,确确实实都是出于公心,黄谨提议是公心,连翘安排是公心,常平康写信也是公心,公心最后办了坏事,不能说全是佘姆妈的责任,只能说是没有明确的规矩,以至于大家的行动没有规矩参照,不期造成了彼此的不快。

黄谨也做检讨,“我对于普通百姓的思考逻辑并不了解,因此没有预先考虑到姆妈的想法,发现之后,又碍于颜面,没有及时规劝,到底是思想上太过放松,对细节不够在意,让小事升级……”

连翘发觉,她从黄谨的自我批评中也受到了触动,黄谨说他不熟悉普通百姓的思考逻辑,连翘又何尝不是如此?她自小长在彬山,彬山的活死人——和外头的普通百姓的确是很不一样的,而且连翘很小就脱离了家庭,来到了买活军的学堂里,受到六姐的教育长大。别看她做出了一点成绩,但实际上,她对百姓的了解还不够透彻和全面,因为她从来就不是真正的百姓。

此时此刻,敬畏之情充斥了连翘的心灵,对六姐的敬畏,对其余活死人的敬畏,她感到自己那原本无法自觉的骄狂正在收敛,连翘发自内心地感到这种批评会的好处,她从前没有这样清晰地认识到这点:活死人所有的骄傲,都来自于他们分润了六姐的神通,他们对外界的轻视,只是因为他们是被选择的百姓——但六姐从来没说过她只选择他们,也没有说过她会一直选择他们。

事实上,她的要求一向明确而又严苛,任何一个不达标的人,都会被六姐毫不犹豫地放弃。在今日以前,连翘想的是她能建立多少功业,在史书上,在未来的朝廷里,留下多少自己的痕迹,但今天之后,她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六姐没有一句话是多说的。

她说的活死人,人人平等,就是人人平等,她说的,吏目们要意识到自己和百姓并不存在真正的高下之分,那就是的确没有高下之分——当然,你也可以说一套做一套,如果你是个无名小卒,没有人会关心的,但是当一个吏目坐到连翘现在这个位置的时候,他最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除非你能装一辈子,否则,盯着你的无数双眼睛,总会把你的真实反馈给六姐。

六姐说她不是神,但这些无所不在的双眼,这些信件,又何尝不是她的神力,不是她的神目?神目无眠,而神威如狱,神心无情!

这世上,谁敢挑衅神?

连翘不敢,她亲眼见过六姐如何用一发飞弹轰断寇船,也无数次听到六姐用风趣的语气谈论着千万条人命的归宿,六姐一向极力避免战争,但是,她从不忌惮夺取人命,连翘从不觉得‘妇人之仁’是一个有意义的词语,因为她在谢六姐身边长大,她见识过女性统治者的魄力,见识过六姐的冷酷无情。她这辈子都绝不会站在六姐的对立面,从忠诚的角度说,她不想,从怯懦的角度说,她也是真的不敢。

“呃……我要检讨,我的错误是太专心学习了,别的一切我什么都没想,其实我不吃家里的饭也可以的,就没有这些事啦……”

整个组会上,最糊涂的就是佘四明了,因为他这一阵子都没有看报纸,也就丝毫不能把告示中的生活会这条政策的产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