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6章 谁是朋友,谁是敌人(2 / 3)

加入书签

,还是宫妃离婚,都让他们担忧着,这会极大地动摇天下间所有家庭的安稳,让社会更加纷乱。开女特科之举,对他们来说本就是无奈从事,内部一定有极大的反对声浪,女特科已是如此,宫妃离婚,这等于是一步踩在了他们头顶,他们是绝不会许可的,口诛笔伐者不必说,甚至或许还会因此变本加厉地约束家中女眷,乃至找人来攻讦、殴打我等,都未可知……”

翠儿闻言,立刻色变,显然很认可王良妃的想法,“我等绝不可停留在敏地,娘娘,是否改做两手准备,让小福子私下物色一艘小船,倘若事有不谐,不能带走全部人,那我们三人……”

很显然,她一点都不看好一宫人一起离去的未来,刚才说着要走,这股热血上头了,谁都想带走,这会儿意识到现实的艰难,便立刻来了个急转弯,想着就身边这个小团体立刻离去。王良妃道,“先不急,我还没说完。”

她提笔又开了新的一行,“现在是帝后二人,我们若是离去,对他们有什么坏处呢?坏处自然是天家颜面受损,更显得虚弱。而且皇帝的尊严,或许也受到了影响,同时纲常沦陷,敏地将会更加混乱,这是坏处。”

“对他们的好处,则是内库能省下一笔钱,同时宫中人手更加精简,浪费也更加减少。”

翠儿不免嘀咕道,“这点好处,实在是微不足道……”

“确实,尤其是这几年买活军的海关每年都给内库送来大笔银两,内库似乎并不缺钱——但也要看到,外臣向内库要钱的次数比以前多得多了,皇帝也都愿意支给,为何?因为现在各地的农税和商税,收入都极为微薄,朝廷的财政收入除了各地富商自愿捐纳之外,农税的那点银子根本不够打仗,不够赈灾的。”

“但,今时不同往日了,有买活军在,朝廷加农税,就要激起民变,若不想加税,就只能依赖海关税银。所以朝廷的支出越发靠着内库,厂卫说话越来越管用,也正是因此,如今虽然内库收入多了,但花钱的地方也更多,再加上皇帝并不在宫中居住,和我们见面时间极少,那么养着我们,除了花钱以外还有什么用呢?又无法帮忙,又不能以肉身娱乐皇帝。裁撤后宫对皇帝来说,私人感情上未必是不能接受的,省钱的好处,也并没有那么微不足道。”

“反而是对皇后来说,妃嫔出事,说明她的工作不够到位,她或许会更加沮丧。”王良妃思忖片刻,在帝后之间画了一条分割线,“所以,最好还是要把帝后二人分开看待,而且应该在皇帝身上发力,而不是去走皇后的门路。”

翠儿到这里,已经有点跟不上了,因为良妃的结论实在是太反直觉,天下所有妇女要离婚,似乎本能都是寻找买活军的庇护,良妃却反其道而行之,去找夫主谈话?“可……可若娘娘觉得皇爷不会反对,又何须如此畏惧呢?直接去找皇爷谈话不就是了?又,又何必找使团备案呢?”

“我只是在说,我们若要做,对皇爷来说,感情上无动于衷、不关痛痒,经济上有一定的好处,但并没有说政治上的危险,政治上,皇爷一样是亏损方。”

王良妃的思绪,倒是在梳理中逐渐明确,她解释着,“实际上,倘若容妃真的逃跑了,我们也没有去备案,皇爷就一定会杀了我们,或者重罚吗?这也并不一定,或许他会高抬贵手呢?但是,若什么都不做,我们将失去所有主动,完全只能任人宰割,找使团备案就是为了避免最坏的结果,握有最低的主动权——再怎么样不至于被杀,而且为了面上好看,最多也就是幽禁失宠而已,并不会有更多的虐待。”

“这是一种弱势方的博弈策略,能争取到最好的结果就是保证自己的性命,付出的代价则是必定失宠,而且从宫中正常的社交中离去。而我们为什么会如此惧怕容妃逃走后景仁宫的命运呢?其实便是直觉地判断,皇爷虽然私人感情上未必一定要我们死,但政治上一定会受到强烈的压力,必须对我们做出处置。”

“否则,宫妃公然逃走,其余人安然无恙,宫中秩序岂不是荡然无存了?如此宫人逃走成风,外朝大臣岂能坐视?必定会对帝后大加攻讦,因此,帝后哪怕情感上有所不忍,从大局出发,为了自保也很可能必须‘挥泪斩马谡’。”

“同样的,我等想要离宫,私人感情上,没有阻碍,经济利益上有一定好处,但不足以抵过政治利益的亏损,如此我们便要把我等离宫之举,和皇爷的政治利益统一起来,至少要寻到一处共同点,让帝后看到在政治上的好处。如此,方才能有一线生机,或许能把这件事给办成。”

“政治上的好处?可娘娘刚才已经分析过了,我等离宫去买,会影响敏地和买地之间勉强和睦的关系,对买活军、对外臣等,在政治上都毫无好处,那么此事又如何能够让皇爷在政治上能汲取到好处,让皇爷能冒着外臣的压力点头许可,甚至让您把小公主给带走呢?”

“那自然是因为,天家的利益和朝廷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甚至是完全不一致了。”王良妃已胸有成竹地笑了起来,她的思绪已经彻底清晰了。“尤其是此刻,天家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