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52章 太冲雄文(2 / 3)

加入书签

潮可真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在云县这里,修脚师傅从数名到十数名,再到现在数百名,甚至可能上千名,这才是堪堪把大排长龙的场面给控制下来,但即便如此,这修脚师傅也是从早忙到晚,很少能有空闲的时候!

上千名修脚师傅,便是广陵最繁华的时候,能想象有这样的规模吗?只怕是没有的,虽说敏朝的州县,也有经营浴池的,繁华如广陵者,大浴池也有数十,小浴室更是不必多言,但小浴室可不会配修脚师傅,能有一二搓澡的便不错了,那数十浴池里,最多提供个数百师傅吧,余下的师傅从哪里来?

便是从培训班里来——这是张天如从专门学校得到的灵感,他认为这种临时开办的培训班,不但可解百姓的燃眉之急,也能在短时间内扩大行业规模,使得买地多一个活跃的营生行当,是官民两便又有很好利润的事情。他本来就是个好办班的人,从中也挣了不少钱,若不是这一阵子忙于‘庄氏夫妻互相告诉案’,成天开会吵架,用谢六姐的话说,搞‘头脑风暴’,实在无精力来搞这个,否则就这一波,估计几千两银子都未必不能挣到。

这里的损失,张天如算是暂且记在谢六姐身上了,不过这不妨碍他向官府上书,建议官府组织免费的培训班——他挣不到的钱,谁也别想挣到,如此,衙门里出钱,聘请大师傅用口述的方式,整理出了一本图文并茂的教科书,同时伴着一期教学班,在邻里间免费招募百姓作为练习对象,大概一个月的功夫,便速成了不少师傅,而这些学员夹杂着广陵来的老修脚匠,又被派遣到别的州县去,一个全新的修脚业,就这样在买地扎下根来,发扬光大。

可以想见,一两年内,或许哪怕是村中老农,也能花个三四文钱,时不时的找匠人来给自己磨磨足心的老茧了!就算这服务的质量,自然远远比不上广陵老师傅的精细,但毕竟是从无到有,而且价钱远比原本要便宜——这毕竟是比从前要好些了不是?

只要是百姓有了钱,还真怕他们花不出去吗?只怕是花钱的地方太多了,而这些花钱的地方,又能孳生出多少行业来,当真是无法细说的。就说这修脚师傅吧,从广陵来到此处,可算是跌进福窝里了,虽然同行多了,但却丝毫都不影响他的收入,甚至还比在广陵赚得更多——新入行的小师傅收四文钱、五文钱,有他们的客人,他这样的老师傅岂不就可以收个二三十文了?

不要嫌贵,嫌贵有便宜的,总有人是出得起这个价钱的,事实上,贵的服务往往需要便宜的服务进行映衬和对标,如此,方才能显出自己的身价来,这个道理从前修脚师傅们是不明白的,还有人埋怨同行被衙门请去传艺的,生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可这会儿,事实摆在这里,他们脸上的笑意也就越来越浓郁,越来越真诚了——

在买活军这里特有的繁华下,好像从前有许多老规矩是不适用的,教会徒弟并不会饿死师傅,因为市场有了极大的扩大,事实上,徒弟越多,师傅的好处好像还越大哩!有些老观念,也免不得要改一改啦!

“买活军这里,真是洞天福地呀。”他一边细心地为张天如服务着,用热毛巾垫着手,捂着张天如的脑门儿,让他放松了下来,嘴里哼着歌谣,时不时细声絮叨个一两句——要是客人睡着了,这音量不至于吵到他,若是没睡着,接口闲聊,也就不至于感到乏味了。“别的不说,就是这牙医,真多!真好!银子也便宜……”

就想是这脚师傅,到买地来挣到了钱,难道就存着不花了吗?不,他花销的地方也有许多,第一个,他就去补了牙齿,用的还是银面的骨牙,买地的牙医专门学校,培训速度比全科医学生快得多了,而且也异常受到欢迎,收入极其的丰厚,这也是医生们抛开了老思想,竭尽全力地传艺的结果。

老式的师徒制,压根就满足不了买地这种全民拥有消费能力的市场需求,当一个地方有七成以上的牲畜,突然间变成人的时候,这些新生的人类所爆发的消费需求,是异常恐怖的,牙齿、脚、关节,对应的补牙整牙、修脚、按摩需求,当真是太让人看好不过的商机了,哪怕是农户,不买新衣不买话本,但他也一定舍得在自己的身子骨上花些钱……

张天如一边昏昏欲睡地和脚师傅谈天,一边心不在焉地思忖着这些商机,估量着如果他有时间,可以从中汲取到的财富——全吞下当然是不可能的,但至少能有个百分之五吧,哪怕是这么一点儿,也都是上万甚至数十万两的银子,可惜——最可惜的就是他现在当真没有时间……

“哎,这不是张君子吗?”

头已经完全被按开了,因最近长期高强度用脑而禁不住揪紧的一条筋,在师傅的妙手下也被完全按得松弛了,张天如额头上盖了一条热毛巾,正昏昏欲睡地任由师傅捏脚时,身边竹椅吱呀作响,一个新客人在他身边坐了下来,随后惊喜的一叫,“我正要找你呢——君子,如何最近两个月都没在报端见到你的文章了!没事也不来编辑部坐坐?!”

这是编辑部小何的声口,张天如一下醒过神来,“是何兄啊——来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