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03. 第 103 章 葱烧海参(2 / 3)

加入书签

刚才只顾着评鉴和抢菜,一时真没注意到酒水。

冯乙看向圆盘上,那个简约却不失精致的白瓷雕花酒壶。

他之前去裴氏食府的时候,小饭馆还没有推出酒水。之后隐隐约约在网上看到传闻,说是裴宴那小姑娘自酿的酒水味道很不错。

旁边一食评家却皱眉道:“这酒水是自酿的?品质真没问题?”

“据说裴宴的白葡萄酒被世界级酒评家夸过,多半没什么问题。不过,我们点的好像是青梅酒?”

食评家们一时都有点犹疑,最后还是冯乙最先提起酒壶,往白瓷雕花矮杯里倒了半杯。

金黄酒液从壶嘴里潺潺流出,青梅酒馥郁的香味瞬间弥散开来。

食评家们鼻翼微动,都忍不住咽了口口水:“这酒好香。”

只是到底还抱有一丝犹疑,都盯着冯乙。

冯乙拿起酒杯,略抿了一口。

下一秒,他忍不住“咕咚咕咚”灌了好几口,随后又去捞那酒壶。

看他这反应,就知道绝对好喝!

食评家们哪里会让他得逞,互相争抢着都给自己倒了满杯。

实际一尝,酒香扑鼻,略微粘稠的酒液酸甜浓郁。顿时捶胸顿足,刚才怎么没注意到这美酒,这下可好,都不能拿来配菜了。

不对。

食评家们忽然想起来,这不是还有佛跳墙么?

佛跳墙装在小盅里,一人一盅,看着倒是跟沈老爷子的海鲜盅十分相似。

沈老爷子的海鲜盅一度是金玉楼最大的招牌,在国际上都赫赫有名。得知裴宴将海鲜盅换成佛跳墙,食评家们一方面觉得这姑娘挺聪明,毕竟海鲜盅是沈老爷子自创,一时半会难学到精髓;另一方面又为她可惜,佛跳墙这玩意,比海鲜盅还是大众了些,想要做到格外亮眼,难度极高。

虽说其他菜都能小小胜过沈恒,但这佛跳墙,恐怕还是比不上沈恒的海鲜盅的。

然而,这一想法,在实际尝到佛跳墙的瞬间,便烟消云散。

一口下去,第一感觉,是香。

金黄的汤汁十足浓稠,几乎能拉起丝来。

食材都切成适口大小,口感处理绝佳,该韧的韧,该软的软。所有食材的精华,都已经进入这一勺汤中,鲜美得几乎让人想落下泪来。若是配上酒水,那又是格外清新鲜美的滋味。

如果说,刚才食评家们,仅仅是震惊而已。

现在他们,几乎是有些茫然了。

这真的是一个二十二岁年轻女孩的手艺?

六位甲级食评家中年纪最大,资历最长,头发都已经斑白的陈方数抹了把脸,只落下四个字:“后生可畏。”

“先前童老跟我提到,这孩子让他想到黎白昕,我还觉得他有些夸大其词。现在看来,竟丝毫没有夸张。”

另外一同样老资历的食评家也叹道:“童老那次活动,我也在现场。只是那回只有一道菜,我以为菜色多起来,裴小姑娘会撑不住。没想到不仅撑住,甚至,她的水平在这两三个月内又有进益。”

最后上来的甜品和主食,也没让人失望。

三道甜品,豆沙小圆子柔韧甜蜜,玫瑰八宝饭是童老的食谱,糯米饭里裹着玫瑰豆沙,虽说也是主料豆沙的甜品,但跟小圆子却是完全不同的风味。

糖蒸酥酪是用米酒和牛奶做的,上面点缀了裴宴亲手做的葡萄干。酸甜的葡萄干和入口即化的酥酪极配,清甜不腻人。

食评家们点的主食是米饭。

本来以为米饭这玩意,再怎么做也就那样。

然而这米饭,格外香甜。

问了下服务员,这米饭竟是裴宴专门搭了柴火炉,用柴火蒸的。怪不得不仅格外香甜,带着一丝竹子的香味,比电饭锅出来的不知好多少。

为了搭配这米饭,陈方数叫来服务员,又点了几道招牌以外的菜。

顺便也能看下其他主菜的水平。

带着一层薄油的虫草花鸡汤,浓白的砂锅鱼头豆腐,香嫩的叫花鸡。

尝过这几道,食评家们终于确认一点。

无论是大厨做的招牌菜,还是二厨做的其他主菜,甚至是甜品、凉菜、主食。

南金玉的整体水平,都要在北金玉之上!

食评家们对于年轻的、有实力的厨子,向来喜欢推上一把。

他们是食评家,本身就对美食格外热爱,都琢磨着,一会得好好给南金玉写个评论。

这时候,他们也终于有功夫,去观察周围客人。

刚才在用餐途中,就觉得周围格外安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基本上所有人,都在狼吞虎咽,夹菜的动作几乎挥出残影。

这也是自然。

吃惯美食的食评家们都难以自持,一般客人们就更不用说。

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忍不住跟同伴嘟囔:

“今天真是来对了,这世上竟有这么好吃的东西!”

“呜呜呜呜,可不是嘛!这家真的跟北金玉一样好吃!特别是这个佛跳墙,我觉得比北金玉的海鲜盅美味多了!”

“从浔阳专门来一趟真是太好了,裴小老板手艺真的进步好多!”

就连还算有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