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23.第 223 章 银耳羹和海选(2 / 2)

加入书签

他的意思,一天来两回都不算多。

于是自然而然,就好像干柴烈火,一发就不可收拾,从客厅折腾到二楼卧室,最后锅里还剩的一碗半银耳羹,就让陆凭阑热了热,给略有些气喘吁吁的裴宴补精神去了。

到底折腾到天明,饶是裴宴身体素质再好也有点腰酸背痛,打定主意下回可不能晾着陆凭阑这么久,否则攒在一块,累的也是她自个。

*****

转眼就到了五月,华国的全国厨师联合赛海选正式开始。

虽说裴宴自己并不需要参加,不过也时刻关注情况。毕竟后厨班子大多参赛,她要关心手底下人,同时还得观察七个地区海选中有哪些能人。

五年内“新店之星”的大厨和梅林三星大厨可以保送小组赛,不过这两者都针对餐厅,前者还是自己报名,限制不少。

华国地大物博,多的是有能力的厨师,甚至还常常会冒出来些名不见经传的野生名厨,拿到保送名额的,不一定就比靠海选入围的强。

燕京作为首都和美食大区,海选最先开始,因报名人数众多,协会主办方启用了两大会场,海选为期近十天。

所有报名者先做一道招牌菜进行初步筛选,留下200人左右,再经过“刀工”“烹炒”“炖煮”“主食”四环节的筛选,最终留下前五名入围小组赛。

后厨班子都通过了前两轮筛选,大部分折在第四轮,叶林和邵清和一路很稳,而帮厨中唯独卫蔚和杨阳留到最后一轮。

这其实已经很了不得了。

燕京到底是首都,光是梅林三星就有五家,梅林二星更是有十七家,更别说还有一些实力足不过还没来得及评星的。

这些梅林二三星餐厅的二厨加起来,也得有个小几十人,加上帮厨就更多,哪怕不是人人都来参加海选,能打进前三十,就代表杨阳他俩实力超过燕京大部分二厨。

要知道,这两个年轻人都只是帮厨而已!

海选最后一环,有不少之前落败的选手和美食圈人士在现场观看,杨阳二人格外年轻,本就引人注目。

得知他们竟然只是帮厨,一时间都十足愕然,直到听说是南金玉的人,才觉得合理了些。

毕竟是那个以黑马之姿零升三的南金玉,帮厨能压过其他家的二厨……好像也不奇怪?

不过到底显得南金玉和裴宴格外牛X就是了。

相比起体育竞技或是音乐竞技,烹饪赛事时间更长,海选相较于小组赛乃至于世界赛看头还是少了点,没什么看头的时候观众都凑一块聊天,时不时地就会说到南金玉的人。

“那个姓杨的年轻男人是那位裴厨的嫡传徒弟,据说还是半路出家的,到底是裴厨教出来的人。”

“不过这等能力,怎么还是帮厨?南金玉晋升这么难?”

“还能为什么?上面还有更厉害的二厨压着呗。叶林在跳到南金玉前就小有名气,还有那个邵清和——他就是那个帮邵老爷子公开邵家食谱的邵家子。邵家人大多人品堪忧,他倒算出淤泥而不染,据说其父曾是邵老爷子最得意的子辈,他指不定也得了邵老爷子几分真传。”

“这样能人辈出,原本京里对南金玉和老牌三星的排位还有争议,现在看来,不是数一,也该数二了。”

海选最后一轮筛选限时两小时,而最终的排名不仅看最后一轮,也要看前面几轮积分。

杨阳卫蔚两人进最后一轮其实就是擦线,最后结果也都勉强,他俩有心理准备,没失落,过去看两位二厨的成绩。

两位二厨最终排名,邵清和区域第二,叶林区域第三,都入围小组赛。

这自然又引来观众一波感慨,这名次可是把其他梅林三星二厨都压了下去,后厨班子的大家也格外高兴。

最终轮裴宴也在现场观看全程,结束后立刻开始指点邵清和二人过程中出的一些小差错。

至于杨阳他们——无事一身轻,已经开始为不错的海选名次庆祝。

燕京这边的海选最先结束,之后一周,其他六个地区的结果也陆续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