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桌子,匣子和炭(2 / 2)

加入书签

质地的转变,不太像陶,但连秋想要的效果是达到了,距离鸟/枪换炮就差一个陶锅。

想到之前制作陶器硕果仅存的两个,连秋叹了口气,开始思考怎么改进。

之前失败的陶器碎片被砸碎,用石块平整的表面慢慢砸成了粉,她预备加在之后的陶土里。

连秋使劲回想曾经的课本,或者听到过一耳朵的相关知识,她是没有多次试错发明创造的能力的,兴趣也不在那里,在认清自己的长处短处上,她还算是有些心得。

陶器,在她的印象里,包括砖头什么的,好像是要在窑里烧的。

连秋曾经听过一句歌词“天青色等烟雨”,有科普说是瓷器的制作和温度有很大关系,只有烟雨天才能得到那抹天青色。(注1)

温度,瓷器是,陶也差不多吧,反正两个她也傻傻分不清。

此外,连秋还隐约记得,陶还是瓷还是砖来着,有说工艺提升离不开温度的提升。

温度很重要,而且以她目前的条件来看,应该是越高越好。

那问题来了,怎么增高温度。

她目前能用太阳光暴晒,火烧,再提高温度,现代是窑。

窑这种技术含量高的东西她肯定不会做,有关它的印象就是密闭的至少不太通风的地方?

等等?为什么是密闭狭小的呢?

温度到不了更高,是不是可能和热量传递有关?火焰中心外层远处的差别?如果尽量阻止热量流失,回收利用,温度是不是就高了。

就像冬天旷野点一个火堆,和在一个房间里点火堆,温度肯定不一样。

还有炭好像也和这有点关系。

炭肯定是能烧的,宫斗剧里不得宠的小主待遇其中一个经常是炭变成有烟的,被呛得咳嗽。

嗯?有无烟炭?连秋疯狂心动。

炭好像确实会烟更少一些。

想想电视剧里的小烟炉,再想想自己做饭的时候那个眼泪鼻涕一起流的难受。

艹,好羡慕,不得宠被苛待的都好羡慕,和她比起来那简直是凡尔赛。

炭是烧出来的这点她还是知道的,好像还有烧炭的相关文章?曾经也是背过的古诗文?

但如果就那么随便烧,最后肯定只有白灰了,所以应该是不充分燃烧。

不充分,怎么不充分?

燃烧需要可供燃烧的东西,温度,和氧气,对的吧,不充分就是氧气的不充分。

连秋艰难思考,再次深刻理解了什么叫学好数理化。其他的不知道,化学是真的有用。奈何她大半都还给老师了。

总之,窝在山洞里多次当头的太阳,连秋在可以出去前想到不完全燃烧,也就是炭的制作的重点,就是不让木头和氧气充分接触。

怎么不让它们和氧气充分接触呢?

连秋看着空地上摆放整齐层层叠起的树枝,她能做得就是外面糊泥巴。

不过也不能全糊完,不然火烧不起来,连秋尝试了一次,扒开泥巴,看着里面发干的树枝陷入沉默。

就算她生活常识不是太多,也知道炭不长这样,是全黑的。

当然也不能开口太多,不然会全部烧光。

实验到最后,连秋才确定了先开口后堵住的方法,可还是继续失败。

扒开泥土,观察里面的树枝燃烧部位连秋若有所思。

虽然不清楚原理,但火可能不能从下面放。

不是下面就是上面喽。

连秋转而把通风口放在下面,火从上面的开口放,效果就好很多,最里面的部分出现了炭。又调整了几次,成功烧制出了点燃后能烧而且烟气少的炭。

用小筐兄弟背着冷却后黑色的炭回去,连秋心情愉快的想着山洞里可以省出的空间。

树枝的大头都是用在烧火上,炭也能做到,还续航长,烟气少,体积小,携带也方便。

凌乱的枝杈不见了,换成了新的小筐,里面是满满的黑色的炭块,沿着储藏区域依次摆放,令强迫症十分舒适。

作者有话要说:注1《青花瓷》歌词,科普来自网上,真假不能确定。

感谢在2021-07-04 17:12:22~2021-07-05 17:18:1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枷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