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二章(1 / 1)

加入书签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琴声婉转,歌声悠扬,如泣如诉,凄婉动人。

当《一剪梅》被传唱的人尽皆知时,思语就换了新曲子,一首欧阳修的《蝶恋花》。

宸王府,秋爽亭。

“请莳花馆的汀蔓姑娘去美食店里弹奏助兴,以招揽生意,这个主意不错。”北堂墨染道。

“效果那是相当地好,吴先生说这半个月以来的生意是开店至今最好的。”

“这个主意是你想的吗?”

“对啊。”思语不疑有他,脱口而出道。

“你是如何认识莳花馆的人?”

“这个嘛…”

“来人,去请苏寻仙到府里来一趟。”

还没等思语说出个一二三,北堂墨染就吩咐人去请苏寻仙了。

“不是,王爷,你找苏大人做什么?”

“请他来喝茶。”

他该不会是发现了什么吧,说好听点是喝茶,指不定会出什么事呢,都怪我刚才嘴太快了,苏寻仙啊苏寻仙,你可千万别乱说话啊!

宸王召唤,苏寻仙来的那叫一个快啊,刚到秋爽亭,思语就给他使眼色,弄得他一时摸不着头脑。

“王爷找我何事?”

“你与莳花馆的汀蔓姑娘认识吗?”

“认识,有些交情。”

“那就是常去莳花馆了?”

“也不是,就偶尔去一次,听听曲儿,放松放松。”

“思语和汀蔓是如何认识的?”

“这……”苏寻仙听到这儿就知道不对劲了,赶紧看向思语。

“还是我来说吧。”思语看瞒不住了,便实话实说了。

“莳花馆虽然是经过官府同意开设的青楼,但也不是清白女儿家该去的地方,以后不要再去了。”

“那天碰巧遇上了,我就是好奇,想去见识一下,我保证以后不会再去了。”

“寻仙,你也是,言行举止要注意一些,莫要带坏了郡主。”

“王爷教训的是,我以后一定注意。”

“王爷就别责怪他了,他当时也是怕的要死的,你别生气了,我给你们唱首歌。”

“一朝花开傍柳,寻香误觅亭侯……一任宫长骁瘦,台高冰泪难流……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听郡主唱歌真是一种享受啊!”

“比起汀蔓姑娘如何?”

“比她唱的好听。”北堂墨染和苏寻仙竟出奇的一致,脱口而出道,二人也是惊讶地对视了一眼。

“谢谢夸奖。原本也不是什么大事,何必搞得这么紧张呢。我接着给你们唱。”

语墨美食店既可以品尝美食,又可以听曲子的事传遍了整个京城,自然也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

某日晚间,语墨美食店,以往这个时候店中一定人满为患,人声鼎沸,此时却很安静,只有大厅中央一桌客人。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婉转悠扬的歌声响起,一遍遍地吟唱,将相见的欢喜,离别的难舍,长久的情思,表达地淋漓尽致,唱到了每个人的心里。

“民女汀蔓叩见皇上、方婕妤。”

“免礼平身。”

“谢皇上。”

“琴弹得好,歌也唱的好,赏十两白银。”

“谢皇上。”

“下去休息吧。”

“民女告退。”

“韶华还是像以前一样,有如此巧思,美食配佳音,相得益彰。”

“谢皇上夸奖。”

“敢问郡主,这词是何人所作?”方清妍问道。

“词作者名叫秦观,扬州人,没什么名气,这首词是我早年间出门游玩,偶然间听到的,就记了下来。”

“这首词清丽婉约,吟唱起来别有一番意味,我很喜欢。”

“好见解,我也喜欢。”

“朕每次出宫都有不同的体验和乐趣,确实比待在皇宫里整日对着那些奏折有意思多了。”

“皇上是一国之君,自有上护家国下安黎民百姓的责任要担,但偶然出宫放纵一下也未尝不可。”

“此话甚合朕心,我们干一杯。”

“好,干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